設置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遷徙(二)

  發生在大秦成武六年,草原黃羊之年的這一次蒙古部族內亂,實際上,稱不上什么叛亂。↑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屠殺。。。。。。。。

  連年擄掠而生的漢奴群體,因不服水土,人口眾多等原因,大部分被留在了東北草原南方地域。

  這里正是當年塔塔爾人聚居的草原,塔塔爾人在蒙古人和金國的擠壓之下,衰落下來,并最終被蒙古諸部吞并。

  漢奴群體的到來,讓這片草原漸漸變了模樣,幾年時間,漸漸在這片草原出現了一些漢人聚居的村落。

  在這個短暫的時期當中,在蒙古人統治下的漢奴們,生活在怎樣的水深火熱之中已經無需贅言。

  初夜權(當然,這是漢人的叫法。)等臭名昭著的詞句,在這個時候開始在東北草原出現,并得到了很多蒙古貴族的歡迎。

  而到了大秦成武六年,事態開始劇烈惡化了起來。

  說起來很簡單,食物不夠。。。。。。。。

  沒有什么天災,皆為而起。

  戰爭給塔塔爾人造成了重創,這些年過去,加上蒙古諸部對其并不放心,攻打金國的戰爭中,又常常以塔塔爾人為先驅,戰后分配戰利品的時候,塔塔爾人卻總落在后面。

  塔塔爾人元氣大傷之下,又要收攏漢奴,這讓塔塔爾人諸部逐漸承受不住了。

  就在這一年,塔塔爾人的怨氣終于爆發了出來,他們不敢向強大的蒙古諸部發泄自己的不滿。卻將怒火對準了生活在這里的漢奴們。

  于是。一場大規模的屠殺就此發生。

  沒法計算。在這場清洗中漢人到底有多少傷亡,成千上萬的漢人奴隸被砍下頭顱,剛剛有了雛形的漢人村落,冒起滾滾濃煙,濃濃的血腥味兒在這片草原飄蕩。

  但這只是開始,走投無路之下,遼東人鄭可兒兄弟三人,聚攏漢奴數十。殺死了塔塔爾人派在他們這里的百戶,揭竿而起,一路向南,接連摧毀了三個塔塔爾人部落,救出漢奴數千人。

  其中多半皆為婦孺,一路碾轉,向長城之內逃去。

  他們并沒有走多遠,便被塔塔爾人騎兵追上,已經絕望到極點的漢奴們,爆發出了極強的戰斗力。在空曠的草原上,跟兩千余塔塔爾人騎兵激戰兩日。

  這一戰。沒有人再向茹毛飲血的胡人屈下膝蓋,也沒有人能活著見到遼東故土。

  這一支逃亡隊伍,最終全軍覆沒于草原之上。

  但經此一戰,漢奴的反抗猛然間便劇烈了起來,很快,不死而死,不活而活這樣滿含絕望的聲音,出現在了漢奴中間。

  不時有塔塔爾人貴族被漢人奴仆殺死的消息傳播于草原之上,終于讓塔塔爾人感到,事情在往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

  蒙古諸部來人詢問發生了什么,塔塔爾人貴族開始還只是敷衍,后來則變成了驚慌,在蒙古諸部來人的質問下,最終演變成為了一場波及甚廣的叛亂。

  當成吉思汗鐵木真回到蒙古諸部的時候,這場叛亂其實已經來到了尾聲。

  蒙古諸部騎兵出現在塔塔爾人的草原上,他們的鐵蹄踏碎了一切。

  無論是塔塔爾人,還是漢奴,在彪悍勇猛而又嗜血的蒙古騎兵面前,紛紛倒下,在鮮血的刺激下,蒙古人再次失控了,這也讓這場叛亂,變成了一場真正的大清洗。

  塔塔爾人的鮮血流淌不止,蒙古人也出現了傷亡,漢奴。。。。。。此戰過后,東北草原南方的漢奴,幸存者屈指可數。

  蒙古人再次證明了自己和女真人,契丹人剛剛崛起的時候,并沒有多少不同,他們甚至更加瘋狂,更加嗜血。

  在連年的戰爭中,蒙古人已經開始拋棄許多草原上約定俗成的規矩,并越來越多的開始舉起屠刀,將他們的彎刀和弓箭對準毫無反抗能力的人群,來宣泄他們嗜血的本性。

  成吉思汗鐵木真回到蒙古諸部后,很快便終止了這場幾乎毫無意義的屠殺,并象征性的懲罰了術赤為首的一些蒙古將領。

  但這場殺戮,造成的影響,其實已經無法挽回,他汗帳中的漢人和蒙古人的關系,開始走向惡劣。

  這也促使成吉思汗鐵木真決定建立汗國,用絕對的威權,行使汗王的權力,并在這個過程當中,找出一條,讓蒙古人和漢人盡可能的友好相處的道路,至少,應該像女真人那樣,能夠驅使人數眾多的漢人為自己效力。

  無疑,此時的鐵木真,雖然漸漸邁向暮年,但在統治手腕上,卻更加的成熟了,他沒有被帳下的一眾蒙古將領的叫囂所左右,他清楚的知道,一個穩固的汗國,不能光有蒙古人,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漢人的認可。

  在這一點上,他的眼光,已經超越了眾多的草原汗王貴族。。。。。。。。

  然后便是會盟,他在盟會之上,向蒙古貴族們描述了一副美麗的畫卷,讓漢人耕種,獲得足夠的食物,讓蒙古人征戰,收獲更多的財富和奴隸,在遼東那片肥沃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個強盛的蒙古汗國。

  深深為漢奴所困擾的各部貴族首領,多數贊同了大汗的主張,當然,更多的則是為了擺脫漢奴這個日益沉重的包袱。

  于是,在大秦成武七年的這個春天,一場罕見的大遷徙出現在東北廣闊的地域上。

  如果說這場遷徙只讓蒙古人有些難受的話,那么,長途跋涉帶給漢奴的則是血淚了。

  被擄往草原,如果說只是噩夢的話,那么,這場遷徙就是真正的阿鼻地獄。

  無數漢人倒斃的尸體,鋪成了遷徙之路,無數冤魂,在道路之上徘徊,蒙古人的馬鞭之下,漢人如同牛羊般,艱難跋涉。

  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在長途跋涉之后,能夠重回遼東故土者,十不存一。

  而對于蒙古人而言,這趟旅途也并不舒服,他們需要到那片幾乎完全陌生的地方,休養生息。他們的羊群,在跋涉中漸漸瘦弱,馬匹在奔馳中,漸漸力不從心。

  前途的渺茫,很快化為了不安,而蒙古人又將這種不安熟練的轉為了殘暴,一個個漢奴在鞭打下血肉模糊的倒下,一個個漢奴被拖在馬尾巴后面,一聲聲哀嚎在漢奴中成片的響起。

  而作為施暴者,卻在旁邊哈哈大笑,樂此不疲。

  仇恨的種子在兩個種族之間生根發芽,并在鮮血和生命的澆灌下快速成長。

  漢奴們近乎麻木的行走在道途之上,仿佛對什么都已不在乎,甚至于自己的生命。

  但他們眼中所見,耳中聽聞,甚至嘴里咸澀的血腥味兒,都會時刻提醒他們,這一趟旅途中所經歷的一切。

  實際上,造成這一切的,只不過是盟會上成吉思汗鐵木真的一句話,他告訴諸部首領和貴族們,他們去到遼東,在之后的征戰當中,他們還會獲得大量的漢人奴隸,很快便會有足夠的奴隸,為他們耕種。

  于是,漢奴的價值進一步降低,也間接造成了這次遷徙中的慘象。

  在大秦成武七年五月間,第一批蒙古人終于踏上了遼東的土地。

  六月間,蒙古人來到了曾經女真人的都城,上京。

  這里已經是一片殘垣斷瓦的廢墟,女真人走后,在這里放了一把大火,沒給蒙古人留下什么。

  這一年,遼東的土地上是非常混亂的。

  蒙古人缺乏治政人才的缺點,被放大到了最大。

  如何讓漢奴耕種,如何安置遷徙而來的蒙古各部等等等等,都讓這個游牧民族無所適從。

  他們終于發現,出了放牧和打仗,其他的,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優點可言。

  幸好,他們還有一位目光長遠的英明大汗,為他們想好了將來的道路。

  于是,漢奴們被粗劣的統計了一下,便發下了土地,遼東的草原,在貴族們的吵吵嚷嚷聲中,很快劃分完畢。

  而且,為了度過這一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再次召集各部戰士,在這一年的秋天,向河北進發,和盤踞河北的金兵,嗯不對,應該是后周李任權所部兵馬稍稍戰了幾場,并以壓倒性的優勢,取得勝利。

  收獲豐厚無比,足以讓新到遼東的蒙古諸部渡過這個冬天了。

  成吉思汗鐵木真的諾言也得到了兌現,大批的奴隸,從河北被帶到遼東,為這個充滿血腥味的蒙古汗國,補充了最缺少的人口。

  這一年秋天,遼東和河北交界之處,烽火遍地。

  河北王李任權頻頻向后周求援,索要糧草軍械,并快速的撤回了進入山東的兵馬。

  在這個時候,李任權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險惡的處境,憑著十數萬兵馬,他還有著信心,將蒙古人擋在河北之外。

  但事實很快便告訴他,蒙古人的作戰方式,光靠河北一地,是無法阻擋得了的。

  蒙古人幾乎全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根本不跟大軍決戰,十數萬大軍,集結起來,越發的笨重,只有在蒙古騎兵身后吃塵土的份兒。

  所以,最好的戰略其實就是在遼東進入河北的要道之上固守,這樣一來,龐大的軍隊靡費,壓的李任權幾乎喘不過氣來。(

大熊貓文學    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