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第三卷暗流涌第四百四十四章死不悔改 寧和朱瞻并不熟,卻聽說過他昔日惡劣的行徑,此話不禁眉頭一挑。她倒是不在乎對方扣在自己頭上的罪名,掃了他一眼便冷淡地說:“我若是有那興風作浪的本事,這京師我也不至于太太平平呆那么幾年。
壽光王想借著此事生事隨便你,但我只想提醒你一聲,你是皇孫,前頭遮風擋雨的始終是你父王。你有空打聽關心我這些閑事,還不如好好想想你父王打發你來京師的用意。你父王可不是皇上那樣護犢子的人,皇上能夠寬宥你,你父王的態度卻不是那么容易變的。”
撂下這番話,朱寧便回頭吩咐了一聲,帶著兩個侍女徑直入宮。朱瞻沒料想朱寧的態度竟然如此生硬,登時愣在了那里,片刻之后便臉色鐵青。他一下子捏緊了馬鞭,正要發脾氣的時候,卻聽到另一頭等候在那里的隨從中有人出聲叫喚。
“殿下!”
盡管遺傳了其父朱高煦暴躁易怒的性子,但朱瞻畢竟被整整幽禁了兩年有余,陡然之間就清醒了過來。轉頭看了看那東華門那些面無表情的值戍衛士,他恨恨地哼了一聲,便回身朝自己的隨從隊伍走了過去,一躍上馬便疾馳離開。一路風馳電掣般回到了漢王公館,他進門之后就氣咻咻地往里頭走,直到進了自己的小書堂,他立馬直奔書桌前,一巴掌將那些筆墨紙硯全部掃落在地。
“她以為自己是么人,仗著皇爺爺的寵愛,竟然敢這樣藐視我!”
此時后頭跟上來的那人掩房門,旋即問道:“殿下,陳留郡主都說了什么?”
朱瞻地轉過身來,狠狠盯著那人看了一會,這才寒聲道:“此事不用你管!方銳,你只要做好你的本份,不要事事都插手!大哥雖說信賴你,但他是他我是我且他已經死了!下去,讓我一個人安靜一會,別時時刻刻杵在我面前礙事!”
聞聽此言方銳不禁心中大惱,然而如今雖說比當年改過了好些,卻仍然不比朱瞻坦溫文爾雅待下寬和。想到那位大事未成就英年早逝的世子,他愈發覺得這兩位根本沒辦法相提并論,忍了又忍方才一言不發地退了出去。
朱瞻坦逝前,用世子的職權給他謀了正六品漢王府儀衛司典仗的名頭,因此他乃是此次隨行人中秩位最高的。可即便他不再是昔日的平民白身,卻一點都沒有出人頭地的快感。漢王一味暴躁嗜殺,朱瞻更不是能屈能伸能忍耐的性子一直這樣下去,別說出人頭地,只怕異日要保全自己都難。雖說那時候隔了遠沒聽清楚朱寧的話,但他卻能猜出來。
死了地朱瞻坦畢竟是天冊封地世子。漢王對其還算是不錯。但朱瞻卻是漢王最討厭地兒子。退一萬步說即便漢王能取代太子登基為帝。朱瞻又有幾成希望能夠入繼東宮?事到如今。即便對不起世子臨終托付。他也得試試看能否博取漢王好感。畢竟他地身份還有些用處。想到這里臉色漸漸緩和。隨即大步往自己地屋子走去。
然而。推開大門到原該空無一人地屋子里陡然之間多出了一個人。他不由得大吃一驚。看清那人容貌地一剎那硬生生把到了嘴邊地驚呼吞了回去。連忙一腳跨過門檻反手關上了門。還不等他開口質問。對面那個人就丟出了一句輕飄飄地話。
“不聲不響就逼死了一個兵部尚書。你真是好手段!話說回來。如果我沒弄錯地話。方賓仿佛還算是你地遠方族叔。你倒下得去手。”
“唐…你不要胡說八道…方賓之死和我有什么關聯?”
“我不過提醒你一聲。別以為這天下人都是笨蛋!這事情和我無關。我才懶得管。之前我和朱瞻坦地事情都是你居中聯絡。所以我只想提醒你。別小覷了朱瞻。他去見永平公主地時候有沒有帶著你?去見安陽王地時候有沒有帶著你?我只警告你。不要把我地事情告訴朱瞻。也要一心想法子鉗制我!”
盡管在朝會上對方賓地死未曾置詞。但朱棣心中畢竟還惦記著他地功勞。自然沒什么心思處理國事。然而。如今畢竟北征在即。他不得不強打精神。但看到楊士奇送過來地那一疊摞地老高地奏折。他頓時覺得更加煩躁。只隨便翻閱了頂頭幾本就吩咐楊士奇酌情擬出批復。到時候他一一查看。隨即起身離開了正殿。
一出乾清門,他就看見了前方那堵高墻后空落落的天空,忍不住皺了皺眉。然而,即便是他再想立刻將這三大殿重新建好,也知道戶部決不可能撥出這樣一筆款項來,因而只能皺眉而已。想到戶部尚書郭資之前誠惶誠恐的奏報戶部開支,他愈發覺得今年是萬事不順,竟是發出了一聲重重的冷哼。左右侍奉的太監不知道皇帝為何發怒,自是個個戰戰兢兢。
從后頭趕上來的張謙看到身穿玫瑰紫提花團壽絲袍的朱棣正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周圍人也 猶如木樁似的,心里頓時有些奇怪,隨即就想起了昨夜雖然暫且收下了那么一件禮物,但他自然不會就這么輕易收下了這么一個燙手的山芋,于是剛剛就把東西送去了朱瞻基處,美其名曰給皇太孫賞玩,話頭里又露出了這么一點風聲。撂下這樁心事,他也就揣著張越的那個條陳往這里來,誰知正好看到了皇帝。
“皇上怎么站在風地里頭?”
聽到這么一句提醒,朱棣登時回過神,旋即就感到肩頭多了一樣厚重的東西。發現那是紫貂皮大氅,又看到張謙從后頭上前行禮,他便明白了過來,當下欣然一笑就邁開了步子繼續往前走。吩咐其他人退得遠些,他又不無感慨地對身后的張謙說道:“乾清宮就在三大殿后頭,天天出門看到的就是這空蕩蕩的地方,實在是讓朕心里堵得慌!”
若是別個只知道逢迎的小太監,此時興許便湊趣地說讓工部派匠人再造就是,但只要在宮里呆了幾十年的老人,都明白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的意義何在。因此謙想了又想,最后還是陪著嘆了一口氣:“別說是皇上,就是臣等看到這三大殿只剩下了漢白玉的基石心里也不是滋味。皇上志在天下,如今軍務緊急自然不能一心想著重建宮室。”
這么一句安慰無是說到了朱棣的心坎上。他雖說是認準一個方向便死不悔改的人,但遷都之后三大殿才落成,轉眼間雷火就來了,這對于他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此時此刻,他也不停步子,卻是微微點了點頭。
“還是你看得明。三大殿朕就算造不起來,子子孫孫總能夠造起來,不用急在一時。你看看阿魯臺的狼子野心是北邊沒有朕親自坐守,他們就會一步步南下,這天下遲早有一天要被他們給攪亂了!只有打,只有朕這個天子親自上陣和他們打,他們才知道疼,才知道害怕知道躲…朕為什么食言不讓朵顏三衛南下大寧衛?不就是因為他們也同樣是狼子野心貪得無厭么?戶部咬咬牙擠出軍費來,北邊就能消停好幾年…”
眼看皇帝越說越激動越說:來勁,本想勸諫兩句的張謙漸漸打消了念頭,這內閣和六部尚書輪番上陣也沒能拉回皇帝這駕馬車,他就不要火上澆油白費勁了。因說到戶部之后便小心翼翼地順著那念頭往那個方向轉,繼而就提起了北征運糧。
“別說運,提起這個朕就惱火越之前不是還說海運么?原本還指望此次就能用上,結果他卻張口說短期之內指望不上…緊跟著就是那四個該死的…”朱棣一想到四大尚書火氣就上來了,可一想到方賓為此惶惶然自縊騰的火氣就消解了一半,繼而便話鋒一轉,沒好氣地說,“你得空了去張家一趟,問問張越是怎么回事,以往他說服不了朕可是一個緊跟一個地寫條陳上來,這次居然就這么罷手了?”
張謙原本還擔心皇帝因此大發雷霆,聽朱棣竟然主動提起此事,他登時大喜,連忙賠笑道:“皇上也該知道小張大人的性子,哪里是輕易就罷手的人?皇上那天召了他來,只問了一句就趕走了他,所以他回去之后立刻就寫了一份東西,卻不好貿貿然進呈,所以臣那天去英國公府的時候,就自告奮勇攬下了這事情。”
“你倒是會兜生意!”朱棣微微一愣,輕哼一聲就伸出了手去,“算他還托付對了人,拿出來給朕瞧瞧!”
“皇上,可這兒是風地里…”
“別婆婆媽媽的,朕還不至這點風都吹不得!塞外那么冷,朕還不是和眾將士一樣熬了下來?趕緊拿來,回頭朕若是沒興致,你就是巴巴送過來朕也懶得瞧!”
無可奈何的張謙只能子里取出那份厚厚的折子,雙手奉上。見朱徑直轉身背著風看,他連忙朝后頭招呼了一聲,幾個錦衣衛力士和小太監立刻簇擁了上來,由高到矮給皇帝擋風。這一站就是小一刻鐘,朱棣一張張仔仔細細看完,一面沉吟,一面卻端詳起了那字跡。雖說這字和從前張越的字看上去并沒有多大區別,但他酷愛書法,沈度的字也不知道看過臨摹過多少遍,因此即便是細微的差別也能瞧出來,最后就淡淡地吩咐了一聲。
“你去一趟兵部,讓他到乾清宮來,朕要親自問他。
PS:這個死不悔改嘛,嘿嘿,大部分是指朱。看到有人說皇帝天天氣的什么似的,還有人說什么我刻意要寫一個慶余年里頭那種皇帝。拜托,朱那格調歷史上明明白白寫著,晚年暴躁易怒是出了名的,就很多人所說,俺已經給皇帝加了幾分細膩的心思,否則小張就沒法混了。六部尚書外加閣臣,有幾個沒被老朱關過大牢…咳咳,不蹲大牢非好漢,蹲了出來又是一條好漢…(,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idiaam,章節更多,作者,正版閱讀!)
在網絡中搜索更多朱門風流連載搜索按書籍作者按書籍名稱按書籍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