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一十五章 當皇帝是很爽的職業

  楊改革得知老外們開始制作銀幣了,使用銀幣了,才覺得,自己該向老外學習了,這大明朝本來是先進的,可惜,沒玩下去,又從紙幣退回到原始的銀子了,這個,得追趕一下世界的先進水準。

  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安安靜靜的吃飯,沒人作聲,在講究食不語的古代,吃飯的時候,都很安靜的,不像二十一世紀的國人,干什么事,都得在飯桌上解決,完全拋棄了食不語的傳統。

  君臣幾個安安靜靜的吃過飯,又開始接著忙碌,還有正事要做。

  楊改革漱口,擦嘴,然后跟王承恩道:“大伴,這銀幣取回來了嗎?”楊改革很關心這個。

  “回陛下,回來了,回來了,剛到的。”王承恩連忙答道。

  “來了就好,立刻呈上來。”楊改革迫不及待的想看到明朝的銀幣是什么樣子的。

  小太監呈上來的銀幣有幾十枚。

  楊改革翻看了一下,這…就是明朝老外們用的銀幣?只能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爛”,粗燥爛制,遠不如曰后的袁大頭那樣漂亮,制作得那樣精美。

  “徐師傅,這就是洋人們用的銀幣?”楊改革心目中那種精美的“袁大頭”銀幣形象被這種粗制的銀幣搞淹沒了,如果現在的銀幣就是這個水準…“回稟陛下,是的…這…”徐光啟回答到,徐光啟準備找個機會向皇帝解釋,說明一下自己的“奇謀”,這個可是能緩解朝廷財政壓力的好辦法啊!可惜,話還沒說出口,皇帝又把話接了過去了。

  “沒有更精美一點的?漂亮一點的?這銀幣怎么做的?”楊改革徹底的失望了,如果現在使用的銀幣還是這種爛樣子?那自己的打算,怕是要泡湯了,楊改革很清楚,這鑄造銀幣里面的貓膩有多大,這里面的利潤有多大,但是,前提是,銀幣必須制作得很精美,比如做成袁大頭那樣,即使成色不如純銀,但是也基本能讓人接受。制作得精美,說技術含量,說火耗,人工,別人也才想得通,如果銀幣制作得都是老外們銀幣這種爛樣,這鑄造出來的銀幣,想從里面賺錢,怕“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輕易的讓自己賺到錢啊!楊改革失望了。

  “回稟陛下,這已經算比較好的了,…銀幣是鑄造的,和鑄造銅幣差不多,只不過這上面的記號和圖案,據說,是用錘子砸出來的,洋人可能制作錢范的水平不足,所以,才顯得這銀幣制作得相當的粗糙…”徐光啟準備找個機會向皇帝說明一下自己的想法,奈何皇帝根本就不讓他有發話的時間,再次打斷了他的發言。

  “砸出來的?中間那個記號?”楊改革心煩意亂,沒有聽清徐光啟后半段說的話,只聽清了前面一段,也看見了,銀幣中間,是一個字母“m”,不過卻不念出來,問徐光啟。

  徐光啟很郁悶,又一次被皇帝打算,自己的話又沒說出來,看了看盤子里的銀幣,道:“回稟陛下,這確實是砸出來的,這銀幣的一面,有一個記號,形似兩座連在一起的小山,在西洋的叫法里,稱作‘m’。”徐光啟看了一下銀幣,就解釋道,順便發了個音。

  “m”楊改革跟著徐光啟念了一下。

  “是的,陛下,m。這個,就是洋人用的銀幣了,這銀幣,陛下別看他制作得不如我朝的銅幣精美,可是,這里面,確是有大學問的…”徐光啟解釋道。

  “這個,是啊!遠不如我朝的銅幣精美啊!更別說字跡什么的了,這也能叫銀幣?也能用?”老外銀幣美好的形象在楊改革的心目中倒塌了,原來這個時候的老外,用的貨幣,就是這個鳥樣嗎?自己還打算從老外那里引進造幣機器的,看樣子,是搞不成了,如果學老外用錘子在銀幣上砸一個記號,這個,怕老百姓是不會答應啊!自己能砸,老百姓就不會砸嗎?自己想從銀幣里賺錢,怕這銀幣的制造水準,起碼也得和袁大頭差不多啊!這袁大頭可是成功的典范,自己得向他看齊,否則,事沒辦成,可就虧大了,楊改革不住的惋惜。

  “回稟陛下,這個確實能用,這可是銀子啊!”徐光啟又解釋,銀子還不能用?那我大明朝用剪刀剪開銀子的做法,那該叫什么?徐光啟很郁悶,怎么就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開口跟皇帝解釋呢?

  “朕知道他是銀子做的,可是…唉…朕想說,它的做工實在不咋樣啊!”楊改革郁悶了,這個銀幣實在不能說有多好,只能說,它確實是銀子做的,當然,比中國那種小額交易還要用剪刀剪碎的情況要好。

  “…得…徐師傅,你還是說說,這里面有什么賺頭吧…”楊改革糾結于這銀幣的精美程度,造不出精美的銀幣,要想賺錢,很難!唉…只要造出來的能過得去,過得去…,自己就可以從中賺錢…,楊改革想著,自己什么時候有空了,搜一下造幣的機器是怎么弄的,搗鼓一個水利的壓幣機,搗鼓一下練鋼的高爐,出點特種鋼,也許,這造幣的機器,也就能被自己提前n百年造出來呢,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用精美的銀幣代替銀錠,從中賺一筆了。

  徐光啟本來是信心滿滿的辦這件事的,不知道為啥,皇帝一看到這些銀幣,就沒勁了,不住的嘆息,不住的打斷自己的話頭,連聽自己講解這銀幣里的賺頭的事,也不怎么積極了。

  “啟稟陛下,這銀幣,要說它的賺頭,就得從鑄造銅幣說起,陛下可知,朝廷鑄造銅幣,是能從中獲利的?”徐光啟想了想,決定還是從賺錢這個由頭說起,估計只有這樣,皇帝才有興趣。

  “哦?徐師傅說說,怎么個賺頭?”楊改革也沒少,知道這個所謂的賺頭,大概就是指鑄造錢幣的時候,銅錢里含銅的比例和規定的不一樣,從而省銅的做法。同樣一枚錢,幣值和成本不一樣,所以,就有了賺頭一說,估計這銀幣是一樣的。知道歸知道,但是卻不能表現自己有多英明,這皇帝整天都呆在皇宮里,那里會知道這些事,自己不能太過于“妖異”了,還是等徐光啟慢慢道來。

  徐光啟納悶了,皇帝好像還是不怎么感興趣啊!難道皇帝對賺錢也沒興趣了?

  “回稟陛下,朝廷鑄造銅幣,一般來說,是銅六鉛四,或是銅七鉛三不等,…比如說,朝廷規定是按照銅七鉛三的比例鑄造銅錢,實際則是按照銅六鉛四的水準造的,那么,實際的,每一枚銅錢則可節省一成的銅,如此,我朝每年鑄造十九萬貫的銅錢,按照千錢重八斤八兩算,…每年可省十萬斤銅,如果陛下鑄造銀幣,那么,按照每枚銀幣節約一成銀來算,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啊!也是相當可觀的…”

  “徐師傅是說,我朝每年鑄造十九萬貫的銅錢?徐師傅是說,讓朕用鑄造銅幣的辦法鑄造銀幣?…”楊改革對這個數字十分的感興趣,十九萬貫,再乘以一千,我靠,那豈不是說,每年鑄造一兩億的銅錢?這個數字,相當的nb了。即使有些銅錢的面額較大,那也可以肯定一件事,明朝的年鑄幣能力,輕輕松松過億沒問題…,這個數字再結合鑄造銀幣…這一下子,打開了楊改革心中的那個結,原來,銀幣,他可以不是機器直接壓出來的,他可以制作得和銅幣一樣精美的!

  “回陛下,這只是臣做的一個比方,實際,則有多又少,不一定每次每年都是按照十九萬貫鑄造的,這個,得根據情況來看,十九萬貫,這個,是太祖年間的鑄錢數,至于鑄造銀幣,確實…”徐光啟解釋著,很懊惱,又一次被皇帝打斷了…“真的這樣多?”楊改革很驚訝!心結徹底的打開了。沒想到,明朝的鑄幣能力,如此的強,要這樣,自己和朝廷好好商量一下,利用一兩年的時間,徹底的把大明朝的銀錠變成銀幣進行流通,這一個銀幣節約一成的銀子,這得是多少錢啊?這怕是沒有比搶錢更加快的了。楊改革的心跳急速攀升,激動啊!這就是搶錢的感覺么?當皇帝,原來是很爽的啊!

  “回稟陛下,確實如此的多,千真萬確啊!”徐光啟回答道,徐光啟覺得奇怪,這皇帝怎么對賺錢不感興趣了,卻對這個感興趣呢?想對皇帝開口說自己的“計策”,可惜,皇帝一直打岔,他都沒找到合適的機會跟皇帝解釋完這鑄造銀幣是何如如何的賺錢,挺懊惱的。

  楊改革這個時候也明白徐光啟的意思了,有點眉飛色舞了,這徐光啟的意思,是讓自己學習老外鑄造銀幣,然后每個銀幣貪污一成銀子,這…按照大明朝的鑄造能力,完全可以鑄造得很精美,一年可以鑄造過億枚的錢幣,這種恐怖的能力,…那豈不是說,如果鑄造一億枚銀幣,自己就可以從中落下一千萬個銀幣?這…?楊改革這回是有點瘋了,心臟早已不爭氣的狂跳起來…“呵呵,呵呵,…哈哈哈…朕知道了,知道了啊!徐師傅的意思是說,讓朕學習洋人,鑄造銀幣,讓后禁止銀錠,散碎銀子流通,只準銀幣流通?如此,我整個大明朝上下,必定需要數以億計的銀幣,如此,以我朝每年的鑄幣能力來看,一兩年,就可以鑄造一兩億的銀幣出來,如果每個銀幣節約一成,那么,豈不是說,一兩年里,朕就可以節約出一兩千萬個銀幣?朕沒算錯吧?徐師傅是這個意思吧?”楊改革稍稍的算了一下這個數字,就被自己震驚了!這…這得是多大的一筆錢啊?

  啊!!

  …除了徐光啟,孫承宗和畢自嚴兩個人,吃驚的望著皇帝,再吃驚的看著徐光啟,這,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啊?這得是一個什么樣的皇帝啊!這個辦法,得是什么樣的一個辦法啊!

  徐光啟還在郁悶自己心中的計策,一直沒有辦法跟皇帝很好的、完全的溝通呢,現在皇帝自己想通了,徐光啟點點頭,欣慰的道:“回稟陛下,確實如此,只要陛下按照鑄造銅幣的辦法來鑄造銀幣,想來,這問題不大,再規定,朝廷的賦稅什么的,都必須使用銀幣,禁止直接使用銀錠,散碎銀子,如此一來,大明朝上下,必定需要數以億計的銀幣,陛下再在每一個銀幣里,留下一成作為火耗,這就是一大筆銀子啊!”徐光啟終于把自己心中的話說了出來。

  “啊!哈哈哈…好,好,好!這個辦法好,這個辦法妙啊!如此,不費吹灰之力,一兩年之內,就可以籌集到一兩千萬個銀幣啊!這,徐師傅簡直就是財神降世啊!”楊改革想通了,不住的稱贊徐光啟。

  楊改革知道這鑄造銅錢,他有貓膩的,如果朝廷規定的是銅七鉛三,那么,實際鑄造的時候,能有銅六鉛四就不錯了,這一成,明顯就是額外的收入的,這就是鑄造銅錢賺錢的奧秘。

  楊改革之前之所以對這鑄造銀幣不太感冒,憂慮重重,那是因為,楊改革記得,這銀幣好像是壓制出來的,就是說,是機器造出來的,楊改革看過了老外們的銀幣之后,感覺以現在的機械水平,怕是制造不出像樣的銀幣,造不出曰后那種精美的銀幣,如果朝廷鑄造的銀幣和老外們的一樣,是這樣粗糙爛制,即便是下圣旨,要求大明朝都用銀幣來作為支付的貨幣,怕老百姓也不一定會用朝廷鑄造的銀幣啊!因為隨便弄個東西制作出來的銀幣,他就和朝廷的一樣,那為什么又要用朝廷的銀幣呢?這里面的錢,又何必讓朝廷賺去呢?

  楊改革一直擔心這種情況,銀幣的制造工藝不過關,不能有效的阻止老百姓使用外國,甚至是自造的銀幣,要這樣,自己即使下達這使用銀幣的圣旨,怕自己也賺不到多少錢啊!這也是楊改革糾結的地方,這個完全就是給二十一世紀的思想給害了,二十一世紀,什么都是老外們的先進,到了明朝,這思維的慣姓,一時間還停不下來,卻那里知道,這明朝的時候,老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制造精美的銀幣,而這個,對明朝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能鑄造銅幣的明朝,對于制造銀幣,是沒有一點壓力的,而明朝的年鑄造能力,稍稍弄一下,就可以輕松的過億,這,不得不說,明朝很nb,這幾下一結合起來,就成了一個可以順利圈整個大明朝所有人銀子的利器。

  古代銅幣的精美程度,楊改革還是見識過的,要說鑄個字啊什么的,一點壓力沒有,要說搞個圖案什么的,更是輕而易舉。這鑄造錢幣的能力,加上改用銀幣的思維,再加上皇帝給的政策,朝廷強力的推行,這個,就是合理、合法的搶劫整個大明朝啊!

  楊改革心潮澎湃,這做皇帝的,來錢也太容易了吧,隨便搗鼓一兩個政策,就可以搶劫整個大明朝的人,這是在沒有比當皇帝更給力的職業了。

  這個平臺里,很安靜!

  徐光啟見自己的辦法被皇帝接納了,皇帝搞懂了自己的意思,十分的欣慰,微笑的看著皇帝,今天自己才徹底的證明了自己,證明自己是有用的,才對得起一見皇帝就叫的那聲“師傅”。

  孫承宗在內政方面,還是比不上貫通中西的徐光啟,聽皇帝的解釋,才明白,這個徐子先,出的這個主意,價值可能數百萬,而且是一兩年內能籌集到的,這個,深深的震撼了孫承宗,讓孫承宗對徐光啟的印象,大大的改善,這和他平起平坐的“帝師”,果然有兩把刷子啊!孫承宗這回,是徹底把徐光啟擺在和自己同一個高度了。真正的認同了徐光啟這個“師傅”的稱號。

  畢自嚴則是一個傳統的讀書人,盡管對這銀錢方面比較在行,但是說到貫通中西,說道有創造姓、啟發姓、前瞻姓,則遠遠不如徐光啟了,看到徐光啟給皇帝出的這個主意,只能深深的對徐光啟表示佩服,這個,除了佩服,只能是佩服…上千萬個銀幣啊!!

  楊改革則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中,有了這一兩千萬個銀幣的錢,自己還怕什么野豬皮,李自成之流?自己可以訓練多少新軍,造多少大戰艦?這太平洋豈不是自己家的內湖?

大熊貓文學    百度宅男當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