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一十六章 那就和談吧

  正在李世民思量如何處理張公謹和突厥手上的宿州百姓的時候,尚書仆射封德彝和蕭瑀,中書令房玄齡,門下侍中高士廉,兵部尚書杜如晦,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尚書左臣魏征,諫議大夫王珪還有秘書郎岑文本等人走了進來。他們剛要給李世民行禮,就聽李世民說道,“不用多禮,先看看云州急報吧。”說完不理眾人自顧自的開始沉思起來。

  封德彝等人聽說了云州急報,但不知道具體的內容是什么。所以,看到李世民不悅的神情,也不敢勸說,只好細心的開始翻看云州急報。

  急報的內容非常短,但是眾人相互傳遞,看完的時候用了不少的時間。因為,大家都不敢相信張公謹這樣一員沙場宿將會被的突厥用誘敵之計所喲迷惑,進而讓對方攻破了云州城。

  李世民等了半天,這才見眾人將急報看完,沉聲問道,“云州戰報的內容你都已經看完了,說說這件事該怎么解決?”

  “皇上,老臣認為張公謹作為代州都督,統管代州云州等數州軍事,防御北方突厥。如今,宿州城破,云州又被突厥攻陷。都是因為張公謹不明敵情,輕敵冒進所致,理應嚴懲。”封德彝說道。

  “皇上,張公謹是該懲罰,但不是現在。”長孫無忌站出來說道,“如今,突厥已經搶夠了所需的糧食和財寶回了陰山,我們沒必要再出動大軍去討伐,為今之計是先如何解救突厥手上的百姓和宿州云州兩州被搶劫的百姓的生計問題。”

  “那你有什么注意?”李世民反問道。

  “臣認為因該及時派出使者和突厥會談,盡量在漠北草原大雪封山的時候將宿州百姓贖回大唐。”長孫無忌直言不諱的說道,“不然,等到十二月中旬,草原大雪封山的時候,就是贖回了百姓,他們一路歸來,沿途所要遭受大雪封山的惡劣天氣,能活著到宿州的也不會有多少人。”

  長孫無忌說完之后,封德彝出奇的沒有反對。

  因為,張公謹慘敗于突厥,李世民盡然沒有揚言要出兵北伐,讓他猜出了李世民已經在心里有了用錢財贖人的想法。在這個時候自己沒必要再提什么出兵漠北的建議而觸霉頭。所以,所以,封德彝將目標放在處罰張公謹的問題上。一看完云州急報,他就提出了嚴懲張公謹的建議。張公謹不但是李世民的愛將,而其還跟長孫無忌關系密切。所以,封德彝想借此次兩州城破的契機將他張公謹除掉,消除長孫無忌身邊的實力。

  “宿州和云州的百姓不能不管,但張公謹作為代州都督,如今讓突厥兩次破城。此時朝廷在這件事情不做一些舉動,如何給宿州和云州百姓一個交代?”封德彝反問長孫無忌道,“不說兩州的百姓如何看待朝廷的決斷,就怕軍中將領也會有怨言吧。”

  封德彝這句話雖然是說給長孫無忌聽的,但目的是告訴李世民,您不處理張公謹,如何給百姓交代,如何給領兵在外的軍中將領們交代呢?

  李世民豈能不知道這些。雖然他剛才還在揚言要懲罰張公謹,但是張公謹作為他的愛將,在玄武門政變中立下赫赫戰功,如果真要處罰他,輕了怕大家不服,重了自己又不忍心。所以,他只是想嘴上說說,心里其實并不打算重罰他。他覺得對于張公謹的問題可以暫時放一放,先解決兩州百姓的問題。等到過了今年這個冬天,讓張公謹做出點成績來,好讓他來個待罪立功,功過相抵。

  可是,如今聽封德彝如此一說,他倒是覺得自己確實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張公謹是否處罰不見關系到兩周百姓對朝廷的看法。還關系軍中將領對這次兩州城破的態度。

  可是,兩州城破,讓張公謹一個人承擔這個罪名,他又覺得有失偏頗。所以,他選擇了沉默不語。

  “皇上,此事還希望皇上早做決斷。”房玄齡也出聲勸誡道,“朝廷當務之急要解決是問題如何安置兩州的百姓。首先,要安置他們的生計問題,讓他們能夠度過這個冬天。其次要盡快的贖回突厥手上的宿州百姓。第三就是朝廷必須要做出嚴懲造成這次突厥寇邊破城的將領。如果,朝廷不做好這三方面的安撫工作,宿州和云州城破,百姓死傷無視,房屋燒毀,錢財搶劫,他們肯定會對朝廷有所怨言。”

  “恩”李世民聽完房玄齡的分析,心里這才釋然,嘆息一聲道,“玄齡說的對啊,是要給兩州的百姓一個交代。”然后就見他掃了眾人一眼,“關于安置兩州的百姓就以上次的辦法實施。百姓所需要的糧食可以暫時現在附近的州府調集,過冬使用的臨時房屋也要盡快讓兩州刺史組織百姓建起來。關于如何處置張公謹,兵部擬個條文給朕呈上來。”

  “臣遵旨”兵部尚書杜如晦答道。

  “至于跟突厥和談,贖回宿州百姓,不知道你們可有什么好的人選?”李世民繼續說道。

  剛才只有長孫無忌和封德彝還有房玄齡三人說過自己的建議,其他人沉默不語。此時,李世民問起關于出使突厥的使者的時候,眾人選擇了集體沉默。不是說他們不想推舉,是他們手上沒有這樣的人,有也不敢推舉自己的人。

  出使突厥,說的好聽是代表皇帝代表大唐去拯救宿州百姓。可是,這次和談的目的是拿錢跟突厥贖人,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如果在和談的時候,你出的價格達不到突厥人的要求,一旦人家會遲遲不放人,致使被掠劫的宿州百姓在他們的手里死亡過多的話,那這個責任該有誰承擔呢?肯定會是你錯的,百姓不會因為你跟突厥在錢財上據理力爭而理解你的苦衷。如果,你出的價格太高,贖回的百姓念的是朝廷的好,不會對你感恩戴德,而大唐的百姓會說你是軟骨頭,在突厥的威脅下將大唐的錢財白白的送給了突厥人。

  基于這兩點,封德彝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人都沉默不語,都不敢推舉自己的人當這個和談使。

  李世民見眾人不說話,豈能不知道他們心里想什么。所以,他的臉色變的很陰沉。他看了一眼旁邊力主和談的長孫無忌,沉聲問道,“輔機,你一直勸朕跟突厥和談突厥百姓的問題,不知道可有什么中意的人選。”

  長孫無忌聽到李世民問自己,心里開始犯難,他雖然提出了跟突厥和談這個主意,但要說人選,他還真沒有。但是,他看了一臉陰沉之色的李世民一眼,心中一狠,“皇上,不如明天早朝的時候何不讓大家來舉薦呢?”

  李世民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就知道他是在推脫。但是,長孫無忌是力主和談的人,他要是說不出和談的人選,別人就更加不會舉薦。

  所以,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就按照輔機的意思,明日早朝,通知京城七品以上的官員都到太極殿議事。”然后,他大袖一揮,不理眾人,走出了兩儀殿。

  房玄齡等人都知道李世民生氣了,可是他們也沒有什么辦法。這樣出力不討好的時候誰會做呢?即是自己愿意舉薦人才,但也沒有適合的人選啊。

  眾人相互看了一眼,均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兩儀殿關于出使突厥和談人選的問題不脛而走的傳到了東宮,同時也傳到了皇宮外的漢王府,衛王府和齊王府。

  李承乾在東宮聽到這里消息的時候興奮的對王仁表和崔知機道,“你們認為孤建議趙節當這個和談使出使突厥怎么樣?”

  王仁表一聽李承乾的話,臉色急變,“殿下,萬萬不可啊。”

  “有什么不可的,這可是個向父皇表明心跡的好機會啊。”李承乾興奮的說道。

  “殿下,出使突厥雖然代表的皇上,代表的是大唐。可是,不管談判成功與否,百姓都不會原諒一個把大唐的錢財送給突厥的人啊。”王仁表急促的說道。“再說,長孫尚書和朝中重臣都沒有舉薦他人。所以,皇上才會在明天的朝會讓眾臣舉薦。可見和談使這個位置確實是一個處理不討好的差事。既然如此,我們何必爭它呢?”

  “噢”李承乾點點頭道,“你說的有寫道理,可是如此不就便宜了漢王了嗎?”

  “漢王也不會舉薦他的人。”崔知機肯定的說道,“以漢王的才智豈能想不通這點?所以,微臣倒是有一個可以打擊漢王的主意。”

  “快說,快說”李承乾聽到可以打擊李恪,急切的問道,“到底是什么主意。”

  崔知機看了一眼李承乾,小心的湊到他的耳邊,嘀咕了半天,就見李承乾不時的點頭表示同意。等崔知機說完,李承乾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知機啊,你這個主意不錯,李恪屢次在父皇面前得寵,孤就看看明天他們該如何收場。”說完,又是一陣大笑。

  同樣在衛王府,李泰在自己的書房對王珪道,“老師,關于明天朝政舉薦出使突厥的人選,本王該如何行事?”

  “殿下,出使突厥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何必參與其中呢?”王珪微微一笑說道,“突厥頡利豈是那么容易滿足的人?他既然搶掠了宿州的百姓,就已經做好了跟大唐滿天要價的準備。這個時候不管是誰出使突厥,和談都不會太過順利,最終結果就是大唐要付出沉重才錢財才是贖回宿州百姓。

  如今大唐百姓的生活不富裕,國庫還不充裕,在這個時期用大量的錢財去贖回宿州百姓是朝廷不得已的措施。百姓們不會對朝廷的舉動有所不滿,但是和談就要出錢,而且出的錢還不少。你想百姓們會對這樣的結果滿意嗎?到時候不管和談的這個人代表朝廷,還是代表皇上,百姓都會把自己的不滿發泄到他的身上。如此得不償失的事情我們不會做。所以,我們作壁上觀,看看他們會怎么做吧。”

  王珪說的他們自然是指李承乾和李恪,而李泰在聽完王珪的話后,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順水推舟將漢王或者太子的人推上這個位置呢?”說道這里李泰不在言語,但王珪知道他的目的。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王珪沒有直面回到李泰這個問題,而是突出了《論語•季氏將伐顓臾》的句子。

  李泰不明白自己的老師為什么問《論語》中的典故,但王珪既然提問于他,他沉思了片刻還是作出了回答,“典守者不得辭其責。”

  王珪聽到李泰的回答,滿意的點點頭道,“殿下明白就好,和談之人既然會受到百姓的指責和唾罵,舉薦者又怎么能夠幸免呢?”王珪也如同李泰一般話說道這里便戛然而止,他知道李泰會明白他的意思。

  這章內容寫的有點苦澀,對話不是很順暢,確實是老三狀體不佳,還望大家提出意見,同事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寬恕老三!

大熊貓文學    回到唐朝當皇帝